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长沙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来源:家长帮论坛 作者:氧气泡泡 2015-11-05 22:49:00
晚自习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也是承上启下关键环节,晚自习未达到既定效果,必将影响当前课堂内容消化以及第二天上课内容的预习。但很多同学晚自习学习任务不明确、时间安排不合理、学习精力不专注等,导致晚自习效果不好。晚自习到底要怎么学习?如何提高自学效率。
晚自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或者说有三个方面的目标:
课后作业(完成白天学校各科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自我安排(根据自身定位、目标、学科成绩等情况,自主安排学习)
预习准备(预习第二天课程,梳理第二天学习计划)
晚自习第一阶段——课后作业:
1、按照既定顺序逐科完成课后作业
这个顺序可以自己来定,可以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样的顺序,也可以按照白天课表顺序来安排,比如第一节课是语文,那就先做语文作业,第二节是数学,那就再做数学作业。也可以挑自己不擅长科目的作业先做,让自己精力最好的时候去攻克不擅长的科目;但顺序定好之后就不要变动,一定固化。为什么?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感兴趣的科目,有那么不感兴趣的科目,如果不规定死,自己不给自己定个规矩,那就很自然地先做感兴趣的科目,最后最不感兴趣的科目。而等做到不感兴趣的科目的时候,这时候状态不太好了,精力也不是那么集中了,加之这个科目不敢兴趣,可想而知,效果效率都将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出现偏科的情况。
2、在做每科作业之前先复习再动笔做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复习再做作业,效率会更高。先花点时间梳理课堂笔记,快速回顾课堂教学内容。这样将大大提高课后作业完成速度和正确率;反之,则会出现:做作业时需要反复翻书才能找到答案;因为不熟练出现各种错误等情况,影响效率。
3、注重质量,切莫“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
很多同学很清楚,作业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一定要完成的,但对“老师为什么要布置作业?做这些作业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并不是那么关心。做作业之前不会主动去梳理笔记,不去回顾总结课程教学内容,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也懒得去思考(努力尝试过依然不会的题目,先放到一边,为了一道题耗费太多时间也是不可取的),甚至懒得去翻笔记、翻书。这样就完全失去了作业的意义,仅仅是机械性抄写、模板化的套用。
注意事项
晚自习切忌以完成作业为己任,碰到难题,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切忌一不会就马上问同学。
在校晚自习时要保持绝对的安静,不能因为讨论题目而影响他人的思考(实在要请教下课再问,哪里有那么急,等不了几十分钟?晚自习课堂上问得多,是不是课堂消化不太好,不会的太多?是不是以问问题为借口,只是不想沉下来学习而已?是不是“看起来很努力”在作祟?)。
在家晚自习的同学切忌一心几用,边听MP3,边做作业,效率肯定低下;晚自习时,手机绝对不能放在身边,看新闻刷微博,很影响学习效率!(要把书房清理干净,电脑、IPAD、MP3、手机最好不要放在书房,一边是枯燥无味的作业,一边是激情好玩的电脑、iPad,谁受得了啊,心挂两头就在所难免了;而总会想各种理由,去接触电脑、手机,比如上网查答案啊等等。)
心不静,神不宁,不安静的环境,跟家长行为也有关系。有些家长总是喜欢在小孩书房进进出出,总是喜欢在小孩的身边唠唠叨叨,而且总是有各种正当理由,一下子送水进去啊,一下子又是送水果啊。
实在太疲惫了,可先趴着休息会。边打盹边做作业费力不讨好。
2018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17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