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长沙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rtty01 2014-07-10 10:32:47
直升,是教育部门为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而设计的一种特殊的招生政策。教育部门通过政策调控,在升学上进行倾斜,扶持条件较差的学校,使差校逐渐变好,从而达到“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也就是说,某个条件较差的学校,生源质量一般,师资也一般,硬件条件也不好,单凭中考,是考不过其它学校的,没有或很少有人考上优质高中,因为升学情况不好,学生们特别是优秀学生就不愿意来了,因为没有培养出几个像样的学生,老师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校招生、升学情况每况愈下,难以为继,人民群众和家长们对此很有意见。教育部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除了从增加投入、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师资等方面着手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升学(招生录取)的手段,影响和改善这些学校的生源结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给予某个学校直升指标,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到该校就读,也有很大的可能升入优质高中,这样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就愿意来读了,生源结构得到改善,升学情况变好,这所学校就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如此,教育部门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得以实现,人民群众和广大家长满意。
直升,要达到调控、引导生源均衡配置的效果,必须限制和遏制择校。如果允许择校生直升的话,大家还是会择校,既能择校又能直升,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如果大家都择校的话,就起不到调控、引导生源均衡配置的作用,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整个直升政策的目的就落空了。所以,作为调控引导生源均衡配置、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的直升来讲,限制和遏制择校是其内在的必然要求。体现在制度设计上,就是只给予微机派位的学生直升资格,择校生没有直升的资格。“条件较差的学校”和“微机派位的学生”,是直升政策的两大核心内容。扶持条件较差的学校是直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目标;只给予微机派位的学生直升资格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保证,是手段。二者构成直升政策的两大基石,缺一不可。这样的制度设计应该说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直升,不是一种普遍的招生政策,不能搞人人享受、校校适用。在我国,不论是升高中、读大学,考试,都是一种普遍的、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招生政策,其它招生政策、办法只能是补充。虽然考试制度本身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当下的中国,还找不到一种比考试更公平、公正、科学和可行的招生办法。直升,作为教育部门为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而设计的一种特殊的招生政策,是以牺牲一定的公平性为代价的。那么,如何评估其合理性呢?首先,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本身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公平,牺牲一点当前的小公平,换来未来更大的公平,这是可以接受的。其次,直升政策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指标限制,其牺牲的公平性是有限的,较小的,这也是可以接受的。直升政策的合理性在于也仅只在于这两点,如果这两点得不到保证,直升政策的合理性就将受到质疑。如果所有学校不论条件好坏都适用直升政策,则达不到扶持条件较差学校的目的,如果所有学生不论派位与否都享受直升资格,则达不到调控生源均衡配置的效果。如果这两点都得不到坚守,直升政策就将与自己设定的目标背道而驰,走向自己的反面——不再是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特殊政策设计,而是一条为暗箱操作大开方便之门的特权通道;不再是中考招生制度的有益补充,而是一种与中考招生制度并驾齐驱甚至凌驾于中考招生制度之上的制度怪物。
2018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17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