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长沙站 > 初二年级 > 学习指导 > 正文
来源:长沙中考网整理 2014-01-03 14:09:14
21、某八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了《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第二节后,老师要求学生围绕"民族文化"进行了一场辩论。甘同学说:"中国古代科技文化长期独领风骚,为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全部继承。"简同学说:"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历史,应该全盘抛弃,在今天,我们要与时俱进,发展先进文化,不要再复古了。"
请你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答: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传统文化机友精华,也有糟粕,正确的态度实是传承精华,抛弃糟粕,不能全部继承或全盘抛弃。珍惜文化传统不等于盲目崇拜,也不能将传统的内容不加选择地兼收并傗。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旧观念旧道德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是应该抛弃的陈腐糟粕。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至今能够生生息息,正是由于在时代潮流中吐蕃纳新,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2、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现在社会进了,所以没有了不平等的现象了。
答:①上述的观点是不正确的。②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通过人们的长期战斗和艰苦努力,平等的观念已日益普及。③但是,社会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平等的观念也不会一扫而光。由于人们在天赋上的容貌、智力、体力等差异,财富多寡、分工不同、机遇不同等等,不平等的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这些差异和不平等往往成为歧视态度的根源。④因此,只有人们认识到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才能建立真正平等和谐的社会
23、诚实就意味着什么谎言都不能说。
答:这种说法是识错误的。虽然人应该诚实守信,但是这不等于无所顾忌地、不适当地说出一切。诚实是拒绝谎言,却不排除必要的沉默。我们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也应该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和对象面前说的话。在某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善意谎言",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将一些负面的消息加以掩饰,那是与人为善,与不负责、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相提并论。
24、现在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只有竞争,没有合作。
答:此观点错误。①因为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竞争与合作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竞争中有合作,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参透、相辅相成。②一方面,任何竞争都离不开合作,竞争的基础在于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独的竞争,这种没有竞争是没有力量的;另一方面,合作能更好地竞争,合作愈好,力量愈强,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愈大。③因而,认为现代社会只有竞争,没有合作是错误的。
25、有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撒过慌,只要不是大事,撒点慌无伤大雅,不必太过认真。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加以分析。
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各种谎言背后总是有着利益、面子等缘由,谎言只能维持一时,总有败露的时候,谎言一旦败露,撒谎者终究要承担谎言的后果。轻则丧失信用,毁坏友谊,失去朋友,失去人格,造成心灵的晦暗;重则还会遭到社会的唾弃,法律的制裁甚至身败名裂。
26、有人说:竞争就是"你死我活",合作就是"一团和气",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
答:不对。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合作不是"一团和气",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是一潭死水。合作和竞争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是统一的,我们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27、有的家长会认为,子女尊重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而父母就不需要尊重子女,父母为了子女的成长可以随意打骂、偷看子女的日记、偷听电话。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你说说理由。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的,相互尊重,即使是子女也渴望得到家长的平等相待和尊重。尊重与平等是相互的,尊重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相互尊重,父母和子女也应该是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在要求得到父母尊重同时,更应该尊重父母,体谅父母的辛劳。所以,父母要求子女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和平等对待子女,这样生活中才能培养孩子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的美德。
28、(2013.包头第13题)在一次关于"诚信"的活动课上,某同学说:同学胡某通过作弊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假如他主动向老师说出真相,成绩就会被取消甚至会受到校规校纪的处理;再如,有些商家老实经营却难以维持,而有些商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却获利巨大。可见,在现实生活中,讲诚信往往会吃亏。
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8分)
诚信做人要求我们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在涉及利益冲突问题时,应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应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在情与法的冲突中,应站在法律一边。胡某考试作弊后向老师承认错误,虽然她看起来吃了亏,但他会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那些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商家虽然暂时会获得利益,但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终究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因此,讲诚信不会吃亏,我们要做诚信的人。(8分)
29(2012广东)30.背景材料:小英随进城务工的妈妈来到某校八年级二班就读。一天,同班同学小马的手机不见了,他就不加思考地说是小英偷走的,无论小英如何解释都没用,同学们也向小英投来鄙视的目光。第二天才发现,小马的手机丢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了。对此,很多同学建议小马应该向小英道歉,但小马却认为,如果道歉就会在同学面前丢面子。
请你运用自尊和平等的有关知识,对小马的言行进行辨析。
答案:30.答:小马的言行是错误的。(1分)
(1)要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不做伤害他人的事。小马毫无根据认为小英偷走手机的行为是不尊重小英的表现。(2分)
(2)小马不道歉的做法,是虚荣心和不能平等待人的表现。①做人要自尊。自尊即自我尊重,是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小马不道歉的行为不是维护自尊,而是虚荣心的表现。(2分)②要树立平等待人的观念,为人处事时要做到平等待人。我国法律规定,任何人无论家庭出身、地位、财产等,在法律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小马因小英是民工子女就不道歉的做法,是不平等待人的表现。(3分)
(3)我们中学生要从小培养自尊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珍惜同学友情,建立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要有同情心,善待他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2018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17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