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长沙站 > 中考报考 > 论坛热帖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2013-09-05 17:30:57
高三我选择的是第二种学习方法,因为从我实际出发,我就是比较喜欢一些做比较有难度的题目,(这样还有理由偷懒),虽然我的数学不太好,但是我比较喜欢一些理性的思考!(怎么学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只有结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进步才更快)。
我再次沉溺在难题的题海里,开始的时候每天数学的学习量就是做两道题左右。就这样,做了题,总结,在做题,在总结,这样反复地进行着。不知不觉,感觉到自己的解题能力不断地提升!(真的,很明显)对于很多题目都能找到思考的方向,不像以前有时间答题但无从下手!
我知道,自己在进步着。在数学解题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做物理大题做的越来越顺手了!!这是个惊喜的发现。就这样,我每天埋头苦做,摘录的题目很快就把我厚厚的笔记本给写满了!(全是函数的题目)在经历了一个月的摘录和总结,我的笔记本看起来很乱很乱,有种看不下去的感觉。(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感觉)看不下去怎么办?
我不是把它闲置在一边,而是从头开始,在从其中挑选精华的部分,用笔记本工工整整地抄下来!经过筛选,提纯,我发现很多题目解题的方法是很相似的!有着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我把那些解题方法归结起来,再次提纯,剩下的都是精华。然而,在再次月考的时候我就傻眼了,压轴题还是不会做。前面的基础题和以前一样!唉,还是那个水平。我开始困惑,是不是我的方法用错了呢??怎么一点进步都没有呢?
那时我真的很纳闷,为什么会这样。当参考答案发下来,看压轴题答案!傻眼了!这种解题的方法我见过啊!还特意记在了笔记本上。为什么当时就没想到要用这样的方法呢??可能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人家为啥要用这样的法子去解吧。我又发现了自己学习的缺陷。 再次翻做以前的题目,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熟悉,有很多题目还是不会做。
这时我明白了,我根本就还没有理解透题目,那怎么去理解它的解题思路呢??这时我做了一件应该没有人会做的事情,我去背题目。(背答案的听的多了,还没听过背题目的吧??)而为了更好地去背题目,我只能不断将他简化、提纯。没想到,最后一道题目抽出来的关键条件只有几个!而再看答案,就是围绕这几个关键的条件去展开的。
2018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17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