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长沙站 > 热点专题 > 家长头条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12-08 14:28:03
这里没有官大官小,这里没有级别,都有一个平等共同的称呼:学生家长。但是就是有家长觉得不习惯,所以就不来,为自己的孩子都不愿意放下架子花费时间,至少说明不是称职的家长。
为啥?家长会就是教育者的大聚会,家长是我们老师对孩子教育的合伙人,合伙人不来如何合伙教育你的孩子,对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想上心?指望别人上心?老师可以上心,但是效果就差远了。
家长要提前备好课,至少完成四个环节:
(1)安排好本职工作,按时参加。如确因工作忙脱不开身,则应向班主任老师说明情况,请假,日后约请老师单独交流,不要错过时机。
(2)赴会前有机会应认真地与孩子谈一次话,带着问题与主管教师作个别交谈,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把问题、忧虑全部提出来,和老师共同研讨。
(3)要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或老师关于学校情况的汇报,重点领会学校工作的进展和教育形势的发展动势,从而明确学校和老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
(4)回来后与孩子认真谈心,交换意见,与孩子共同研究改进措施,制订下一步努力目标。
带着问题去,有备而来。什么时间开始?地点在哪里?带上记事本,千万别迟到,不要满嘴酒气,不要打瞌睡,给孩子一个好形象。我们知道,平时老师忙,不一定每次都方便找到,今天集中接待。
家长会交流时老师要面对很多学生家长,学生家长要主动一些,不要东扯西拉,要直奔主题,谈核心问题,多共同想办法,少埋怨牢骚,有的家长见面教师就是“我的孩子初中怪好,怎么一上高中就是这样?”只会彼此误会,还不如不谈。原因何在:孩子在发展变化,学段与初中不同!
有的孩子怕的就是家长与老师接上了头,孩子就没有了自由的空间。所以有孩子给班主任留的家长电话是假的,不愿意将老师的电话告诉家长,不愿意家长到学校找老师。每次新生报到时,让新生填家长联系电话时,也有家长就说随便填随便填,生怕老师麻烦了家长,刚好满足了学生让老师、家长两张皮的要求。只要管理有真空,孩子的发展就会有危险。
平时有什么特殊事情都是班主任负责,包括学生有什么突发状况,都是班主任出面。因此学生在校有何事首先找班主任了解。可是有家长就是不记班主任电话,不愿与班主任联系,甚至以为靠有两个熟人就够了,实际最了解孩子情况的就是班主任!不要到了关键就后悔。
所以家长朋友,家长会一定到场,既是对孩子重视,也是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学校家长都发力,成长才有力;消除管理真空,希望才不落空。要想齐抓共管,必须联络畅通。
老师上课是不能接打电话的;老师不是只面对您一个,平时发短信比打电话约定更好;交流不要频率太高,要注意场合和时间,特别是时间太晚能否考虑一下工作了一天的老师和他家人孩子的休息呢,不要心中只有你和你的孩子,彼此尊重才能和谐合力;每次见面谈主要问题,必要菜市场拉家常,此时比的就是家长的情商。
由于中学阶段与小学不一样,班大,人数多,教师教学负担重,没有周六周日,精力有限,因此,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及时向老师反映和了解孩子表现情况,以便学校家庭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
四条建议
那么我们做家长的要注意哪些呢?
1.相信和配合学校老师很重要。
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边两角是家长和老师,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和家长的长度可以决定学生的人生的高度。学生是顶点,无论活动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我们办学追求点!
既然学校确定一个规定,自然有多方面的考虑,做家长的就是配合,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特殊情况,随意非议。比如手机管理,当前情况下在校期间高中生使用手机还是弊大于利,有的学校不禁止手机,既然我校禁止就要执行,许多家长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与学生合伙欺骗学校,自以为很聪明,只有害自己,我家儿子假期使用手机,上学主动交手机,不存在幻想,自然也就没有手机依赖症;校服要求统一穿,便于管理和约束学生的行为,避免攀比,分散精力;封闭管理须住寝室,既然西校区要求,就得执行,最初报名时规矩讲得很清楚;放假,不管别的学校怎么放,四中就是四中。
规则不是针对哪个人定的?我们许多家长,当着孩子的面,非议老师,非议学校的规定要求,不就是给你带来不方便吗?图的是嘴快活,发的是牢骚,你不维护学校权威、规则至上,与学校保持一致,只会让孩子增加抵触情绪、投机心理,最终只能害了孩子。我可以说有些家长从骨子里瞧不起老师,你的孩子对老师的尊重也好不到哪里,自然学习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道路千万条,条条通北京,既然学校定的是这个道,就引导要求孩子绝对听从走这条道行了,有些家长有些见识,自认为懂教育,遇到问题总有自己的一套,也想在孩子前显示高明之处,结果孩子的学习崇拜和权威服从就没有了。
相信襄阳四中,相信襄阳四中的老师,站在孩子讲台的老师要当做最好的老师,我可以这么说,你是你那块的专家,我是我这块的专家,襄阳四中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师资你就有想法,不知道你还满足什么。
我儿子高三的班主任第一届当班主任,第一次带特奥班,当时还二十多岁,我一直对儿子班主任很客气也很尊重,因为我相信他。我们有的家长朋友瞧不起年轻老师,也不尊重年轻班主任,说话交流口气大耍派头,我们都是从年轻过来的,优秀与年龄不成正比,不要将官场、商场、社会的游戏规则带到校园,记住:到学校大家就是家长,与级别无关,与年龄无关,与你交流的是你的老师,你家庭未来发展的贵人。
我作为家长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我就与他的老师密切来往,即使在四中义教部到高中部,我一直很低调很谦和,我知道尊重孩子的老师也是在尊重我自己,同时我在赢得未来。
凡是家长与学校扯皮的凭我接触的案例来讲,基本上孩子即使换地方也没有很出色,因为家长已经用行动告诉孩子:父母可以不在乎学校与老师。儿子李安南高三迟到罚站的案例。孩子迟到就要担当,起床晚了不能假称病,就去迟到,就要面对惩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家长可参与教育但不能干预。我反对家长随意指手画脚;我反对家长抱团群体谈事,群体舆论起哄;我们和家长是教育的合伙人关系,合伙时间就是孩子在校期间。让懂教育的来从事教育。谁都不应该成为弱势群体,但是谁也不能凌驾为强势群体。
这一点即使有问题可以家长与学校交流,在孩子面前一定维护学校的规定、老师的权威。我与我的爱人从有孩子就定了规定:
(1)夫妻双方管孩子,只要一个在管,另外一个就不能插,其他人也不准插,不管对错;目的是维护权威。
(2)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现激烈争吵,有问题私下解决;目的是孩子有安全感。
(3)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非议对方的老人,有想法私下交流;目的是孩子尊老孝顺。既然我们是教育的合伙人,我们就要同向同心,信任配合。
2.对孩子的教育要讲究策略。
你知道孩子在成长变化吗?你知道孩子现在在想什么吗?你会与孩子交流吗?许多家长别看在社会、在单位能言善辩,由于不知道亲子沟通技巧,说不到一起去,做不到一起去。
多年来我与儿子既有严父的一面,也有挚友的一面,记得2017年元旦我儿子上大学后回来的当晚,我们父子俩平躺在儿子的床上,两个爷们床头胡侃神聊一两个小时,我谈了四个问题:如何把握大学的学业与创业;成绩与活动;恋爱与成家;出国与考研。
希望这种幸福你也有!有时候父子如兄弟,母女如姊妹,孩子大了,传统的招数失效了:打,不一定打得赢;说,不一定说得服;吓,大灰狼也不怕。他有手,他有腿,他有脑,他敢冲动,他不计后果,什么都敢做!血气方刚的他什么都不怕,养一场不容易,家长,老师,我们怕!中学孩子在成长,你要知道该管与不该管区别,理解与尊重的重要,平时怎么与中学的孩子交流呢。
首先是抓住把柄谈。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长谈话抓不到点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一见面就反复叮嘱“要好好学习”,成天将陈词滥调挂在嘴边,孩子不烦才怪!如果家长平时多观察,积极与老师沟通,多到学校走一走,了解一些真实的具体情况,那么一旦谈话,“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某事”内容确凿具体,学生一下子被点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关住他,也不会狡辩托词了,再继续谈下去效果会截然不同。
其次是集中时间谈。
学生平时忙于学习,外面任务重,人累,回家你啰嗦,心累,没有喘息的空间,他怎么可能会与你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呢。因此平时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注意场合,一周或一段时间,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固定时间和地点将问题集中起来,家长提前备课,很庄重的与孩子坐在一起,要么不说,要说则集中起来一次说到位,有力度有深度。
2018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17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