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长沙中考政策指南   2017长沙中考大事记   长沙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论坛热贴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长沙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分析 > 正文

2017长沙中考作文:记叙文作文的17种小技巧(2)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6-11-30 13:59:58

说两句


  •   14、总结法

      文章结尾处把全文内容作个总结,有的还把全文的中心思想归纳出来。如马识途的《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四川抗洪救灾记事》的结尾:

      四川的党政军民,在这次抗洪救灾向自然作斗争的总体战中,为了抢救国家物资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他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充分发挥了人定胜天的无比威力,打了一个大胜仗!

      15、呼吁法

      文章结尾,向读者发出呼吁。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16、照应法

      文章结尾时,为了使前后呼应,中心明确,线索清楚,结构紧凑,常常要对前文加以照应。照应题目,照应开头,照应线索,照应主人公。如戈果理的《泼留希金》。结尾时就照应了主人公:

      现在站在乞乞科夫面前的,就是这样的人!

      《变色龙》的结尾就照应了开头: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17、特写法

      在结尾处,把文中所写的人物用“特写镜头”描写出来。如《草地晚餐》的结尾:

      夕阳把草原映得更加光辉灿烂。总司令那稳健的身躯,犹如一株青松,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巍然高大。

      回眸一笑百媚生–结尾技巧

      1、自然收束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突出含义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方法为“自然收束法”。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实无华,应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

      一般来讲,自然结尾法有如下几种主要的表达形式:

      (1)叙述式。写人记事结束,文章也随之结束。

      (2)描绘式。在写人记事作品中,以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述来收束全文。

      (3)说明式。在说明文中,事物被说清楚了,文章也就结束。

      2、呼应篇首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复现式呼应。文章开头的抒情、议论、人物描写、场景设置、说明要点等等,在结尾重复一次,首尾相比,语句略有不同。由于开头结尾对同一内容反复强调,使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

      第二,递进式呼应。文章的结尾在文章开头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基础之上,在遥相呼应的同时,表达出更深一层的含义,以此带动读者认识和情感上的飞跃,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同时深化文章主题。

      第三,虚实式呼应。文章开头写实,结尾为了深化文章的中心或者为了突出文章的意境而进行虚化描述。这种虚实式的结尾经常用于记叙文,能给读者以意境之美。

      第四,对举式呼应。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首尾呼应方法,主要用于那些以“引用”手法开头的文章,即开头引用一种材料,结尾也用一种材料,两段议论首尾并举,共同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并显示出文章的结构之美。

      3、抒情结尾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结尾,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之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4、发表议论

      运用议论,往往能够取得深化作文主题及人物形象、深刻反映社会生活及表达作者情感、增添作品的思考及理性的色彩,赋予读者以警策、鼓舞和力量等等鲜明的表达效果。它们有的气势磅礴,表现作者的胸襟气度;有的细腻柔和,抒发人物的情感;有的则刚直明快,对事物的剖析入木三分,真可谓异彩纷呈,形态万千。

      结尾中的议论有如下的表达角度。

      一为抒发情感式。或深沉,或奔放;或欢愉,或哀婉;或怀想,或追思,充分的寄托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为总结全文式。这样的议论在总分总结构的文章中经常使用。它一方面总结全文,一方面又以极精粹的语言,再次强调论题,深化全文主要内容。


    2018年 等级分数区间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指标生控制线
    2017年 等级分数区间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指标生控制线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中考时间]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时间汇总

    长沙中考指南

    长沙中考指南

    2015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招计划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考试

    中考体育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模考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中考作文

    理科实验班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明德中学

    雅礼中学

    长郡中学

    南雅中学

    麓山国际

    师范大学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