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长沙站 > 中考报考 > 论坛热帖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长江之水 2014-04-17 23:05:04
再谈写作。写作的窍门在哪里?
(一)是多读。鲁迅说,文章怎么写,我不知道,但一切有定评的大作家的作品就说明着怎么写。鲁迅都不知道文章怎么写,小小的语文老师能知道吗?但鲁迅告诉我们,读大家的作品就能懂得怎样写,也就是说,多读才会写。宋代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的句子极有名,想必他熟谙五代冯延巳词“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名句肯定是受了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影响而写成。
(二)是多写。巴金说,只有写,才会写。美国作家海明威说,当写得越多的时候,才越懂得怎样写。这些精通写作的大师们说的话,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除了每学期必须完成的几次大作文外,应该养成写文学练笔的习惯。它是我们生活见闻史和心灵成长史的记录,有心灵史的价值,务必引起大家的重视。我要求学生人手一本文学练笔本,每周不少于两篇,并且自己设计封面、制作目录,完成一本后要由家长、老师或自己写一篇序,永久收藏。我相信,五年后,每个学生都有一厚摞自己的作品,我也相信,有的同学的作品将结集出版。
四、多悟。
语文学习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启迪灵性,而灵性的启迪重在一个“悟”字。用自己敏感而细腻的心灵在读书中悟,在生活中悟。比如读书时,应该边读边思考。读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思考一下中国人对情的认识。友情是这样不受时空阻隔,爱情呢,“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同样不受时空阻隔,友情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仇情呢,“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你看,中国人的情是持久绵长的,不受时空阻隔的,这是我中华民族有丰富心灵世界的表现。对生活中的现象也要抱有一颗敏感的善于思考的心。比如看到遍地的娱乐场所,这是不是表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是充实的?回答是否定的。娱乐场所多,恰恰表明现代人的空虚寂寞。所以才到娱乐场所去寻求刺激,或去逃避现实。经常地在读书中悟,在生活中悟,日积月累,你就会聪明起来。
五、多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行者,实践也。只有多参与生活,创造生活,才有丰富的阅历。行是阅读和写作的源泉。现代中学生整天被关在家庭与学校,生活比较的枯燥。这就要求学校、老师、家长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行”的机会。有了行,才有真正的语文素质教育。[查看原帖参与讨论]
编辑推荐:
2018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17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