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长沙站 > 中考报考 > 论坛热帖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狗肉就是朋友 2014-03-31 11:40:51
长沙中考网讯:长沙中考等级制度,从2014年起将在原本“五等”的基础上多划分了A+和B+,变为了"七等"。而对此官方给出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踩线学生人数过多。但不少家长显然对这种解释不买账。他们认为每年2000左右的6A生,以足够满足“四大名校”每年五到六千的生源需求。在这基础上划分A+只是进一步稳固长郡和雅礼“龙头老大”的位置。
首先,长沙中考每年6A人数比例为8%左右,人数差不多在2000人。
2-3万的中考毕业生,2000个6A生,代表什么?代表着这是全长沙市最顶尖的生源。可以说是千里挑一的“学才”。
然后,四大名校每年招生人数5000-6000人。
就拿2013年举例,都以每个班60人为例。
长郡,招生班级20个。人数1200人左右。
雅礼,招生班级23个。人数1380人左右。
师大附中,招生班级23个。人数1380人左右。
市一中,招生班级23个。人数1380人左右。
最后,2000的6A学生全部都可以去四大名校,绰绰有余。
为何一定要分A+学生出来。
假设A+的比例占原本A人数的30%。那么,你们说这30%的人会去哪个学校?在中考分数线要求的时候,有这个实力提出要A+学生的又是哪两个学校?
[查看原帖参与讨论]
编辑推荐:
2018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17年 | 等级分数区间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指标生控制线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